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加强非遗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云南文山州居住着11个民族,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深厚的历史底蕴,造就了文山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全州各民族文化资源多达700余项。70年来,我州文化活动由形式单一、单调匮乏发展到种类繁多、活泼生动,非遗保护工作也得到了有序开展,传承队伍不断壮大,传承方式不断创新,文化活动日趋丰富,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尤其是近年来,文山州按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要求,创新工作理念,拓宽工作视野,着力开展摸底调查、挖掘整理、实施保护等工作,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全州非遗项目得到了全面传承与保护,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女子太阳节祭师在准备祭品 王明富 摄
申报扶持让非遗“传下去”
无论是壮族的“三月三”文化,还是苗族的踩花山文化,或者是彝族弦子舞文化,又或是瑶族的盘王节文化……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都铸就了文山地域文化的个性品格,也推动了我文山州非遗的形成与发展,使其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和丰富性的鲜明特点,充分展示了七乡大地传统文化的生动性。文山州拥有丰富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于文山的文化资源丰富,还在于非遗保护工作的卓有成效。
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文山州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宗旨,组织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调查工作,初步摸清了全州民族传统文化的分布和项目分类情况。
经过多年的保护和传承,文山州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州、县(市)四级非遗保护名录及项目代表传承人认定体系,为开展非遗的规范化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项目为:“壮族彝族铜鼓舞”“彝族葫芦笙舞”“壮剧”“坡芽情歌”“女子太阳山祭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5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5人,项目为:“壮族纸马舞”“苗族花山节”“彝族弦子舞”“瑶族度戒”等;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0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65人,项目为:“瑶族盘王节”“芦笙舞”“花脸节”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70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0人。
壮族刺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息息相关,失去了特定的环境,便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只有通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一起保护,申报建立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整体性保护。近年来,文山州以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传承示范点为依托,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传承示范作用,调动传承人和基层群众开展传承活动的积极性,实现对重点区域的整体性保护。目前,全州共设立非遗传承示范点36个,其中国家级“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项目壮族村示范点3个、彝族村示范点7个;国家级“彝族葫芦笙舞”项目示范点3个、传承活动点3个;国家级“壮剧”项目示范点4个、传承点7个;省级“壮族刺绣技艺”项目示范点9个。同时,在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文化遗产价值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申报设立了6个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广南县“者太乡者太村壮族传统文化保护区”、麻栗坡县“城寨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马关县“马洒村壮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马关县“芦差冲村壮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西畴县“么所村壮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广南县“下者偏壮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同时还建立了西畴县“上果村壮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刺竹林村苗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州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每个非遗传承人都在用毕生精力书写一篇关于传承的历史诗篇。近年来,为使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文山州积极开展各种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理论培训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业务培训,有效地提升了非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传承人对传承好传统文化重要性以及责任、义务的认识。同时,加大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传承人“传帮带”作用,文山州通过代表性传承人自己带徒弟、非遗项目责任保护单位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两种方式进行,并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按照相关要求,还对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予以支持,国家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2万元传承活动经费,省级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传承活动经费,州级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传承活动经费。
搭建载体让非遗“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成为只放在博物馆里的活化石,走进现代生活才是其长远传承、真正活下来的方式。近年来,文山州不断创新理念,通过搭建载体,积极开展“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设立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和非遗精品文化打造等,以实现非遗项目常态化运行。
以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为宣传载体,积极开展文艺展演、技艺展示、座谈交流、展板宣传、播放视频、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使群众通过参加活动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有效提升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广大群众对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提高非遗保护人人有责的意识。特别是2016年,在广南举办的“相约广南·唱响非遗”文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系列活动,内容涵盖了开幕式大型民族非遗歌舞晚会《寻梦世外桃源》、巡演及精品节目展演、非遗技艺及产品展示、文博展览及民族民间文艺展演等,充分展示全州非遗项目风采和多元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魅力。
彝族葫芦笙舞
在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文山州将重点非遗项目纳入全州文化精品工程进行重点打造,提升了保护和传承水平。非遗项目“坡芽情歌”通过坡芽歌书合唱团这个载体走出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非遗项目“女子太阳山祭祀”通过举办女子太阳节系列活动,和打造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剧《太阳鸟母》,在州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而“壮族彝族铜鼓舞”“彝族葫芦笙舞”“壮剧”“苗族花山节”“瑶族盘王节”“壮族纸马舞”“棒棒灯”等非遗项目,则充分利用各民族传统节日等平台,开展系列传承保护和宣传推广,着力打造“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品牌,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
近年来,文山州精心组织选送具有代表特色的壮族、苗族、彝族等传统服饰参加云南省民族服饰展,并被选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云南民族民间服饰展演活动;在广南县者兔乡宜乐村国家级非遗项目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传承地举行了挂牌仪式;举办滇桂两省壮剧汇演,邀请广西北路、南路戏班参与,促进了云南壮剧和广西壮剧的交流学习,扩大了云南壮剧的知名度;积极开展基层“五进”活动,共涉及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35项、州级项目26项,涉及传承人100余位,传习馆调查资料5个(份)、传承基地12个(份),图片近百张;推动非遗项目进校园、进课堂,州文化馆与文山学院艺术学院联合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推荐文山州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作为特聘老师,让非遗走入校园,并多次选派传承人到云南艺术学院进行授课;麻栗坡、西畴、广南、富宁等县分别把“吹枪”“彝族葫芦笙舞”“男子手巾舞”“弄娅歪”“八宝歌书”“坡芽歌书”等项目列入中小学校课外教学,使非遗项目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提升大、中、小学生对非遗零距离的接触和亲身感悟,建立了多支队伍……
广南县贵马村的壮族村民出村演出铜鼓舞 王明富 摄
通过这些载体和平台的搭建,不断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保护链,让非遗在人们身边“活起来”。
融入市场让非遗“火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人的传承。文山州在实施国家级项目的保护工程中,注重对传承人的培训,不断提高传承水平,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力和吸引力,维护和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加入传承行列,实现了可持续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文山州的苗族踩花山、彝族跳宫节、瑶族度戒等,之所以在现代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能够得以完整传承,就是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在非遗项目保护中,只有通过积极支持各民族举办民族节庆活动,提高遗产保护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关联度,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提高传统艺术的表现力和传统工艺的设计、利用水平,将提高遗产持有者的传承能力与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联系起来,才能让人民群众更积极、更广泛地参与遗产保护,实现遗产的保护与再创造。
农凤妹与坡芽歌书 潘丽江 摄
“命中情相系,梦里情缘牵。相会心欢喜,牵手情意绵……”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坡芽情歌——命好才相会》歌词大意。2011年,“坡芽情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06年,“坡芽情歌”发现后,文山州对其进行了全力打造:修建坡芽传习馆,出版发行壮汉互译版《坡芽歌书》,组建“坡芽合唱团”,设立坡芽民族生态文化村。特别是坡芽歌书合唱团参加2010年度CCTV青歌赛,荣获团队铜奖、单项优秀奖,坡芽情歌享誉全国,被权威专家赞为“天籁之音”,并相继受邀到美国、俄罗斯参加展演比赛。2016年,坡芽歌书合唱团在俄罗斯索契参加第九届世界合唱团歌唱比赛中获得冠军组无伴奏民谣组别金奖,赢得了最高荣誉。目前,“坡芽情歌”已成为我州乃至云南省一张靓丽独特的文化名片。
壮族银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蒙智刚出生于银饰制作世家,从小耳濡目染,他对壮族民间银器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多年来他默默地坚守着银器制作。为了不让壮族银器传统技艺在自己手中失传,蒙智刚筹划创建了传习馆,自主创业进行银饰品的加工与销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蒙智刚认真研发新产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结合民族传统特色饰品,开创了以掐丝、攒花、焊接、编结、铜胎掐丝珐琅、花丝镶嵌、錾刻等技术,将形态各异、深浅相间的浮雕工艺镶附在首饰中,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产品更具时尚和民族特色。通过他“千锤百炼、万锤成片、精工生产、手工巧制”的精湛工艺锻造出来的银饰工艺品,深受消费者喜欢。
白沙坡刺绣是砚山刺绣百花园中盛开的一朵奇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彝族妇女人人会刺绣,善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陆芬、杨树芬在传承白沙坡传统刺绣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其他民族刺绣的特点,创作的绣品种类繁多,创意巧妙,色彩绚丽,多姿多彩。王陆芬,13岁学习刺绣,29岁时她已掌握了白沙坡传统刺绣的所有技法,并运用自如。王陆芬大胆创新,将白沙坡传统绣法与壮族、苗族的绣法相融合,绣出的作品立体感强,富有寓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饱受传统刺绣文化的渲染,一次无师自通的尝试,让杨树芬爱上了刺绣。后来,杨树芬成立了砚山县白沙坡手工纸板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发展的思路,所掌握的技法,无私地传授给加入合作社的绣娘,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让“旧艺”穿上“新衣”,才能让非遗融入到时代之中,绽放光彩,焕发生机。如今,文山州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通过打造包装、创意设计等,从展览品变成了消费品,告别手工作坊的“自娱自乐”,朝着产业化、品牌化的模式过渡。(文山新闻网记者 熊启鑫)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魅力马关,如有侵权,请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