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山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先后推出了“六个文山”文化精品,走出了一条“用文化形式演绎文化,用名牌效应再创名牌,用文山文化营销文山,用文化理念经营文化”的文化发展之路,为民族文化强州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一、推出“六个文山”,提升本土文化。一是用影像的方式拍摄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红色文山》,把文山厚重的红色革命历史系统记录下来,推出了第一部再现文山百年历史的时代长卷。二是把传唱文山的逸散经典歌曲,按照“老山红色经典歌曲精选、文山州原创歌曲集锦、文山州优秀歌曲集锦”三个类别收集整理归类,制作推出《唱响文山——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歌曲精选集》DVD专辑,并安装录入到8县(市)KTV,在全州唱响美丽文山,社会反响热烈。三是对文山文化进行更高层次提炼,编辑出版了一套九卷高品味、全景式、权威性、图文并茂的《文化文山》系列丛书,文山州及8县(市)的文化定位首次得以明确。四是系统梳理文山饮食文化素材,编辑出版图书《品味文山》,把脉定位文山饮食文化,涵盖文山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魅力、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等,深受广大读者青睐。五是推出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的旅游服务指南性文化工具书,按照“以文化引导旅游,以旅游弘扬文化”的思路,以“文山十大美景”“文山十大旅游特产”“文山十大民族节庆”等精美展示为主,编撰出版超越旅游图书范畴的文化旅游图志《游遍文山》,充分向外界推介文山。六是提炼融合文山文化名片元素,打破以风景展示风景的单一传统形象片拍摄模式,立意神奇景观、物产、人物、文化,拍摄了《美丽云南 神奇文山》形象片并在云南广播电视台播出,全面宣传和展示大美文山,形成了文山本土文化品牌。
二、用活“六个文山”,增强文化认同。一是以文山文化精品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之中,在文山广播电视台播出八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红色文山》。同时,组织在八县(市)电视台、全州户外电子显示屏、互联网、IP电视等相关传播平台滚动播出,进一步激起全州广大干部群众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与文山学院、州教育局联合开展“《红色文山》、《唱响文山》进校园活动”,把《红色文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爱乡教育的重要内容,以课外活动形式开设专题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或班级电教设备组织学生观看,把《唱响文山》作为音乐辅助教材进行普及,以“我爱家乡·歌唱家乡”为主题,广泛开展爱国爱乡教育和红色革命历史教育,在广大师生中组织传唱,反应热烈。二是以文山文化精品为载体,开展文化进基层活动。认真组织举办了《文化文山》系列丛书品读征文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州干部群众对文山文化的了解知悉,催生了干部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组织举办“中国梦·文山情”《唱响文山》系列歌咏活动合唱比赛和文山州第五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以及文山州“开元广场杯”群众文化广场舞大赛,实现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展现了文山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三是以文山文化精品为载体,全面提升文山对外新形象。积极协调在云南广播电视台播出《红色文山》和《美丽云南 神奇文山》,增印图书《品味文山》、《游遍文山》发放机场、旅游景点、各大宾馆,扩大对外宣传,不仅提升了文山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而且增强了干部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知认同。
三、拓展“六个文山”,树立产业品牌。拓展实施“六个文山”精品文化工程,进一步打造提炼“地母文化”、“老山精神”、“中国祖母绿”、“世界拳王熊朝忠”、“坡芽歌书”5张文化名片,实施了一批市场效应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的文化产业项目。通过延伸拓展文山文化精品的对外影响,2013年,湖南卫视选择以普者黑美景为拍摄基地拍摄了《爸爸去哪儿》,受到国内众多媒体关注,全国各地观众反响强烈。同时,推出了云南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之一的广南地母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广南句町文化大观园)、中国祖母绿宝石城建设等一批文化产业含金量较高的文化产业项目。在2013年和2014年两届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以中国祖母绿和马关石榴石宝石文化为主打的文山特色文化产业广受青睐,参展文化产品达40多个,品种近1000件,现场交易1000余万元,推介招商引资文化产业项目90余个,签订框架协议15个,协议成交额达13亿元,有效地把本土文化优势转化成了产业优势。(文山州委宣传部办公室)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魅力马关,如有侵权,请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