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有耕地293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49万亩,是云南省人口大市、产粮大市、生猪调出大市、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繁基地县,连续多年粮食总量增量位居全省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学的规划,离不开项目的精准实施,尤其是高标准农田项目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落地生根,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2019年以来,宣威市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统筹规划、项目入库、分级负责、经济适用、规范有序、保障质量”的思路,突出农田设施、地力提升、高效节水灌溉等关键,采用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探索用地养地结合工作制度,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农田建设。2019年6.32万亩高标准农田已建成投用;2020年7.56万亩高标准农田已基本完工;2021年14.67万亩建设计划已落实到乡、到村、到地块。
项目入库
完善机制强推进
该市高标准农田项目推进实行上下联动,市级负责设计、审计、验收,乡级负责招标实施。严格项目选址,把“有土地、有基础道路、有水源、有主体、干部有激情”和“优先在‘两区’区域、永久基本农田区域、国家种子基地、结构调整优势区”及“控制坡比、控制重叠”的“五有四优两控”标准作为项目选址必要条件,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化推进,提高基地效益。优化设计方案,道路坚持主干道硬化,支线为级配碎石路;灌溉设施采用管池配套,安装水表,推进计量用水制度。注重耕地质量建设,项目区全面配套绿肥、有机肥、石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调整了土壤酸碱度。设置耕地质量监测点,动态掌握土壤有机质变化情况,促进了绿色发展。严格工程监理,构建“监理单位+市级领导小组+乡级指挥部+村组干部”“四位一体”的工程监理机制,瞄准关键环节,严格质量监管,施工方、监理方、建设单位、项目所在村委会4方人员共同参与工程量现场核定,严把工程质量关,实行第三方工程审计决算和终验。在项目区统一制作工程标牌标识,标明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区域、投资规模和工程施工平面图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办结项目资产移交,建立项目管护机制,落实项目管护主体,配置管护经费,科学开展绩效评价,确保已建成项目区及时完成上图入库工作,形成可追溯的电子档案。
企业入驻
做大产业促增收
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实现了农机入田,管网入地,建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的体系,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区采取“高标准农田+农业企业+农户+订单+品牌”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动模式,落水灰硐项目区引进了宣云蔬菜公司,建成10000立方米冷库和1000亩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订单蔬菜基地9000亩,农户通过租地、务工、出售农资、订单种植等方式获得收益。企业进驻以来,土地流转费用亩均提高300元,务工工时费每天提高40元,蔬菜销售从市内销售拓展到浙江、上海、广东等地,亩产值从4600元提高到8000元。冷链企业的引入,实现了产销衔接,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标准化蔬菜基地1万亩,9个蔬菜基地获得绿色基地认证,1个获得有机蔬菜转化认证。永安项目区实行统筹规划,划定粮食区、花卉区、蔬菜区等板块,引进金兰世家、太阳花合作社、蓝海园艺等企业,建设玫瑰花生产、加工产业链和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繁基地、优质粮生产基地,结构调整面积占项目区建设面积的90%。热水格依项目区利用项目区资源环境,引进金藤然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种植阳光玫瑰,打造了金藤葡提品牌,亩产值达6万元,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组织务工等方面开展社会化服务,年可获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加100个务工就业岗位,吸纳56户农户就近务工,年人均收入2.4万元。目前,宣威市农田建设项目区域已引进培育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39个,冷链物流企业4个,实现每个项目区均有1个以上招商引资企业入驻,加速了农业转型升级步伐。
融合发展
夯实基础保供给
宣威市始终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部省级玉米、马铃薯高产创建和国家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县项目实施为契机,注重良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大力实施推广集成技术,建成玉米、马铃薯高产样板3万亩,实施马铃薯良种繁育10万亩。其中,在技术推广方面,玉米推广“节令+良种+抗旱集雨栽培+机耕机播+黑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间套种植”集成技术,马铃薯推广覆膜覆土垄作栽培技术,有效提升了宣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0年,面对春旱、夏涝的严峻形势,宣威市的粮食收成未受到明显影响,高标准农田的建成,让春耕有了保苗水,夏季有了排涝沟,示范区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马铃薯良种繁育项目的6000亩原原种繁育基地,百亩攻关区平均亩产达2.2吨,比常规种植增0.9吨。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样板区平均亩产达746公斤,比对照地块增202公斤。同时,在创建绿色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的有力推动下,宣威市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58.6万亩,粮食总产7.9亿公斤,总量增量位居全省第一,保障了粮食安全,更加坚定了农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心与决心。
历经多年的艰苦奋斗,“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基本实现,一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宣威模式”逐渐形成,农业工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战略,如同一幅锦绣画卷,在宣威6075平方公里的沃土上舒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