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骄阳似火,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滚滚热浪如期到来。蓝天白云下,马白镇马洒村高高的入村大门上,“马洒”两个大字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干栏式的老屋,宽阔整洁的青石板路,流水环绕的村庄,古老的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近年来,马洒村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深度融合,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民俗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如今,这座被山川环抱的壮族传统村落,正向世人展现着它的新风采。
特色旅游
马洒焕发新魅力
“远看青山绿水,近看牛屎成堆。”这是曾经当地人印象中的马洒。“现在环境好了,石板路也修到了家家户户门口,村里干净又漂亮。”村民自豪地说。
马洒自然村有东、南、西、北4个村小组,全村共有311户1200多人,壮族人口占96.3%,是马关县最大的壮族侬支系聚居村,因村民喜欢跳纸马,壮语中的“纸马”音译为汉语就读作“马洒”,马洒村也因此而得名。
依托村内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人文风情,2017年6月,马洒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建设启动。通过项目规划实施,将周边景观资源与壮家村落相融合,马洒村发展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旅游、野外探险旅游、观光农业、水上娱乐、酒店餐饮等特色乡村旅游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旅游村。
马洒村传统文化保存完整,具有代表性的有锦壮红饭节、祭龙、祭雷神、尝新节等传统节日,村内有神农殿、龙宫、观音庙等特色建筑,有纸马舞、手巾舞等传统舞蹈,有银器制作、刺绣、侬人古乐等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中,内容丰富,共有8大类60多项。
近年来,马洒村依托古韵诗意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盘山环水的秀丽风光,深入实施“旅游兴村”战略,以铸意识、打基础、挖特色为抓手,着力打造壮族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发展乡村旅游。精心组织开展壮族纸马舞、手巾舞、古乐等传统民艺学习培训,加强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弘扬,充分利用壮族“三月三歌节”“锦壮红饭节”等契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先后举办文艺展演、乡村旅游节等活动;参与央视《乡村大世界》、大型民族文化电视剧《丽哉勐僚》录制,擦亮了马洒民俗特色文化“名片”,实现了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群众收入明显增加,美丽乡村建设极大促进。马洒村先后荣获第一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
文旅融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00多年的历史积淀,见证了时代变迁,孕育了马洒村璀璨的民族文化,培育了村民和睦相处、和谐共居、守望相助、情同手足的共同团结发展理念,这在村里的建筑、文化传承中可窥见一斑。
马洒老人厅是壮族远古的寨老管理制度的象征。老人厅中的培英楷模匾,体现了马洒重文办学的优良传统和亦耕亦读的传家之道。村史馆中珍藏有王秉福考取进士时的答卷,他阐明“乃合天下之大,而业足以盖之。极万世之遥,而德足以垂之”的观点。演艺厅中有一幅“三鸟共一嘴图”,寓意人要尊重自然、保护万物、和谐共处,现今,这幅图有了新的寓意:各民族要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同三鸟共一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设立于村子中央的村训墙,写着“勤德善仁”的村训,时刻激励和鞭策村民们知礼明德,宽厚仁爱,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在神蛙广场,每逢节日,各族群众在这里载歌载舞,共度佳节,这里俨然成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从马洒的一图一画、一砖一木、一屋一景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早已融入马洒人民心中,代代相传。
发展产业
群众齐心走上致富路
走进马洒,村前几百亩良田错落有致,一代代马洒人在这天赐福地劳作、收获。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马洒村发展了猕猴桃、桑葚、香脆李、沃柑、雪桃、软籽石榴等特色林果种植,总面积达到300余亩,兴办养殖产业,实施稻鱼工程40亩,建成食用玫瑰园……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各族群众增产增收,更加快了各族群众奔小康的步伐。
为实现民族特色旅游村建成有人运营、有人管理的目标,马洒村委会和马白镇9个村委会及部分村民抱团组建了集体经济联合体——马关县白玛里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了七彩旱滑、丛林探险、游泳池、观光车等娱乐设施和“马洒人家”农家乐,乡村旅游运营步入正轨。农旅、文旅的融合发展,为当地群众找寻到了开启美好幸福生活的密码……(文山州民宗)